一提起温州,可能有人脑子里自动响起“江南皮革厂倒闭了”的旋律,还有人想到遍地土豪和推高房价的“炒房团”,对这个城市多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。的确,在大家都焦虑的今天,金钱是最能引发讨论的话题,但也使温州这座海滨古城被误解了很久。在令人惊叹的商业天赋之下,温州人的美食基因完全被忽略了。
温州话被称为“魔鬼语”,但你若能撇开他们的发音,用汉字把语言写出来,会发现温州人把早点叫“天光”,午饭叫“日昼”,晚餐叫“黄昏”,这大概是对一日三餐最诗意的描述,在餐桌上就可以看到日月轮回。清晨,一碗“可盐可甜”的糯米饭我国南方很多地区都会把糯米饭当作早餐,浙江街道上卖糯米饭团的小摊也不少,但好像只有温州人,一定要坐下来郑重其事地吃一碗糯米饭。温州人更习惯于把糯米饭叫“炊饭”,糯米要提前三个小时左右用清水泡好,沥干水分后放在蒸屉中,用大火“炊”熟。
炊出来的米粒粒分明,香气十足,是全温州人的早餐首选。糯米饭可盐可甜,咸的先撒上肉松、咸蛋黄、榨菜碎,再用肉臊浇灌。油条是一定要有的,油条切成小块后再重新炸,称为“双泡油条”,吃起来非常酥脆,吃完后再喝一碗甜豆浆,一个早晨就完美了。甜口的糯米饭则是猪油打底,糯米上裹满芝麻,有的会撒些细密的桂花,味道非常江南,毕竟温州还有“诗画山水,温润之州”的美称,甜软的糯米加桂花的香气,最应江南深秋的时景。
吃完后喝碗咸豆浆,又与甜糯米形成呼应。当然,饭和豆浆的甜咸只以食客的口味为准,两种味道四种组合,吃之前先跟老板说好就行。
在温州的早餐店里,甜咸之争没有任何意义,很多人习惯于“咸饭甜浆”,据说这四个字一喊出来,在外地的温州人就能直接认出老乡。除了糯米饭,从温州走出去的美食还有粉干。相传北宋时期,浙南一带就开始制作粉干了,算起来至今已有千年之久。
粉干的原料是大米,大米浸泡后磨成水粉,而后经过烧煮、捣蒸、晾晒等工艺,得到轻盈如发丝的细条。如今粉干已经脱离手工制作,全是现代化加工,温州人外出都要随身带上一些,粉干跟着温州商人出现在全国各地,甚至走出了国门。
用来当早餐的粉干,往往是水煮后加些黄鱼、虾米等提鲜,而作为宵夜的粉干则要用大锅、大火、长筷子来炒,打个鸡蛋配些蔬菜,上桌的时候镬气十足。午后的小吃爽西爽温州小吃跟着温州人,遍布全世界有生意可做的地方。温州小吃可以简单分为两种,一种如灯盏糕、松糕、瘦肉丸等,只在温州街头的小吃店才有,是老城居民才能享受的下午茶;另一种如鸭舌、猪油渣,装在真空包装里成为风靡全国的零食,解馋的同时又使一批人致富,不愧是温州人。
灯盏糕形如古代的灯盏,外壳是大米和黄豆制成的米浆,包着白萝卜丝和肉馅,下锅油炸后外皮香脆,内里多汁,有些店还会在馅里加一个鸡蛋,增添绵腻的口感。这种做法在福建也流行,温州地处浙江东南,与闽西在饮食文化上有许多相近之处。
另一种温州小吃瘦肉丸,也与福建的“福鼎肉片”相似。瘦肉打成糜后加淀粉和匀,然后用细长的调羹划入沸水中,就像吃火锅时下虾滑,调羹上要抹油且手速要快,肉丸才细腻顺滑,吃的时候可加紫菜、榨菜、葱花、虾皮等调味。除了这两样,温州特色小吃还有永嘉麦饼、乐清番薯黄夹和松糕。
如果说这些是温州人的私藏小吃,那么温州鸭舌则早已流行于大江南北。温州人爱吃卤鸭舌,但“舌”在温州话里音同“折”,做生意的都不想折本、亏本,所以温州人都把鸭舌称为“鸭赚”或“鸭口赚”。而且事实也是,温州人把鸭舌做成了全国性的生意,确实是鸭口赚了。傍晚,痛快地吃海鲜八月,东海休渔期一过,温州整个城市都成为海鲜的王国。
青蟹,在温州话里叫“蝤蠓”,这种叫法源于宋朝,年代感十足。温州蝤蠓以灵昆产的最佳,中秋前后是蟹最肥美的时节,几乎每个温州人徒手剥蟹都不在话下。蝤蠓只需洒点当地的“酱油醋”清蒸一下就能吃,无需任何蘸料就足够美味。
不过温州更有名的吃蟹方式,还数用梭子蟹做的“江蟹生”。只是这里要提醒一下,不管江鲜还是海鲜,生吃都是有风险的。
相比起蟹,温州人平时吃鱼更普遍。最常见的是做成鱼饼和鱼丸,更考验技巧的则是敲鱼汤。所谓“敲”,是指将鱼肉反复捶打至肉质紧实,再切条用蔬菜汤迅速汆熟。用得最多是鮸(miǎn)鱼,这种鱼骨少相对易敲,若换成东海小黄鱼,则鲜味更上一层楼。
温州人的足迹遍布全世界,在外面什么山珍海味都尝过。但不管走到哪里,他们最眷恋的还是老家温州的一日三餐。
本文关键词:温州,不,只是,“,土豪,”,城,人,对于,美食,的,js金沙官网登录
本文来源:js金沙官网登录-www.embossingfolder.com